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Schemes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Fresh Stem Yield of <i>Dendrobium officinale</i> Kimura & Migo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schemes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fresh stem yield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 Migo, a field plot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he treatments include a general nitrogen-phosphorus-potassium topdressing scheme (AF) and its combinations with water-soluble fertilizer containing humic acid, microbial inoculant, and water-soluble fertilizer containing medium elements (T1, T2, T3, T4), using local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as the control (CK).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fresh stem yield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 Migo a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4 treatment, which integrates AF with water-soluble fertilizer containing humic acid, microbial inoculant, and water-soluble fertilizer containing medium elements, significantly enhances root growth, increases the weight of stem and leaf, and increases fresh stem yield. A scientific reference is provided for optimizing the cultivation practices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 Migo.
0
前言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 Migo)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兰科植物中的珍品,具有极其显著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在传统医学范畴中,铁皮石斛一直被认为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等作用,常被用于治疗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作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弱等病症[1-3]。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对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加,铁皮石斛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自然繁殖率较低,加上人们对其的长期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已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目前,人工栽培的石斛已成为石斛市场的主要供应来源。云南石斛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石斛种植面积达12.1万亩(1亩=667 m2),产量为38 911 t,产值达80亿元[4]。德宏州是云南省石斛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位于芒市轩岗乡的宇鑫石斛交易市场,2023年上半年的交易额已达4亿元[5]。
德宏州种植的石斛品种主要包括铁皮石斛、齿瓣石斛、兜唇石斛、尖刀唇石斛、鼓槌石斛、金钗石斛、密花石斛等[5],其中铁皮石斛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在人工栽培石斛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病虫害的防控、品质的把控和产量的提升等难题。施肥是铁皮石斛栽培中的关键举措之一,对其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施肥规划能够为铁皮石斛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植株的生长与发育,增强其抵御逆境的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各类化肥、特种肥料(如含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酸等的肥料,以下简称特肥)及施肥的浓度、施用频率等,都会影响铁皮石斛对养分的吸收与利用。然而,不当的施肥规划可能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甚至对铁皮石斛的品质与安全性产生不利的影响[6-10]。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对铁皮石斛的优质高产培育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探究不同施肥方案对铁皮石斛农艺性状(如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根系等)和鲜条产量的影响,分析对比不同施肥处理下铁皮石斛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数据,遴选出最优的施肥方案,为铁皮石斛的科学栽培给予理论支撑和实践引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的基本情况
试验在云南省芒市轩岗乡进行。轩岗乡的地形以平坝和山地为主,属于横断山系南段中切割而成的中山盆地,最高点海拔为2 224 m,最低点位于芒棒村(海拔为860 m)。轩岗乡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9.6 ℃,年平均降水量达1 650 mm[11]。试验区位于芒别村彭氏石斛园(24°25′58″ N,98°30′1″ E),试验地总面积1 hm2。采用遮阴棚栽培方式,遮阴棚下方设有塑料避雨棚,棚宽3.6 m、棚长24 m,棚与棚之间相距0.5 m;栽培床宽1.58 m,每个棚栽培2床,棚中央留出操作通道,基质选用木屑与树皮(质量比为3:1)。
1.2
试验材料
(1) 有机肥和化肥
紫牛Ⓡ有机肥,N-P2O5-K2O=8-3-1,w(有机质)≥55%,w(钙)≥2%,喷浆造粒,巴彦淖尔市德源肥业有限公司,市购。
芳控Ⓡ全控释掺混肥料,N-P2O5-K2O=11-11-16,肥效期3~5个月(25 ℃);w(硝态氮)≥4.0%,w(铵态氮)≥7.0%,w(Ca)≥4.0%,w(Mg)≥2.0%,w(S)≥5.0%,w(微量元素)≥0.2%,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购。
WF_N,施加收Ⓡ大量元素水溶肥,N-P2O5-K2O=30-10-10;WF_P,施加收Ⓡ大量元素水溶肥,N-P2O5-K2O=10-43-10;WF_K,施加收Ⓡ大量元素水溶肥,N-P2O5-K2O=10-8-40;WF_E,施加收Ⓡ大量元素水溶肥,N-P2O5-K2O=19-19-19。上述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均由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提供。
(2) 特肥
SF_HA,浩秀Ⓡ皓根(含腐殖酸水溶肥料),ρ(腐殖酸)≥80 g/L,ρ(N+P2O5+K2O)≥200 g/L;SF_CM,秀威Ⓡ钙镁(中量元素水溶肥料),ρ(甜菜碱)≥45 g/L,ρ(Ca)≥80 g/L,ρ(Mg)≥20 g/L;SF_MI,施亦康Ⓡ微生物菌剂,含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5亿/mL,ρ(聚谷氨酸)≥10 g/L,ρ(生物质黄腐酸)≥180 g/L。上述特肥均由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提供。
(3) 石斛
栽培石斛品种为武义铁皮石斛,已定植3年。
1.3
方案设计及实施
1.3.1
施肥方案设计
根据相关研究[12-18],结合多个石斛种植基地的多年种植经验,设计了不同施肥时期的氮、磷、钾施用比例:3月,N-P2O5-K2O=1-1.05-0.45;4月,N-P2O5-K2O=1-0.56-1.20;5月,N-P2O5-K2O=1-0.43-1.07;6月,N-P2O5-K2O=1-0.65-1.58;7月,N-P2O5-K2O=1-0.49-1.56;8月,N-P2O5-K2O=1-0.38-0.38。
1.3.2
追肥方案设计
依据3—8月的施肥方案,首先设计氮、磷、钾追肥通用方案(AF,T1处理),对照区(CK处理)的通用追肥方案按彭氏石斛园习惯施肥方案执行,追肥品种、追肥量、兑水量及追肥浓度(质量分数,下同)见表 1。在此基础上,设计3个处理(见表 2):T2,AF+SF_HA (施4次)处理;T3,AF+SF_HA(施4次)+SF_ MI(施3次)处理;T4,AF+SF_HA(施4次)+SF_MI(施3次)+SF_CM(施3次)处理。每个处理1个棚,重复4次,CK处理不设重复,共计17个棚。
表 1
2024年追肥日期 |
T1处理 |
|
CK处理 |
追肥品种 |
追肥量/(kg·亩-1) |
兑水量/(kg·亩-1) |
追肥浓度/% |
追肥品种 |
追肥量/(kg·亩-1) |
兑水量/(kg·亩-1) |
追肥浓度/% |
3月 |
20日 |
WF_N |
1.2 |
800 |
0.15 |
|
WF_E |
0.8 |
800 |
0.10 |
|
30日 |
WF_P |
0.8 |
800 |
0.10 |
|
WF_E |
0.8 |
800 |
0.10 |
4月 |
9日 |
WF_N |
1.6 |
800 |
0.20 |
|
WF_E |
0.8 |
800 |
0.10 |
|
19日 |
WF_E |
0.8 |
800 |
0.10 |
|
WF_E |
0.8 |
800 |
0.10 |
|
29日 |
WF_K |
1.6 |
800 |
0.20 |
|
WF_E |
0.8 |
800 |
0.10 |
5月 |
9日 |
WF_N |
1.0 |
1 000 |
0.10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19日 |
WF_K |
1.5 |
1 000 |
0.15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29日 |
WF_N |
1.0 |
1 000 |
0.10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6月 |
8日 |
WF_E |
1.0 |
1 000 |
0.10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18日 |
WF_K |
2.0 |
1 000 |
0.20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28日 |
WF_N |
1.0 |
1 000 |
0.10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7月 |
8日 |
WF_K |
1.5 |
1 000 |
0.15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18日 |
WF_K |
1.5 |
1 000 |
0.15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28日 |
WF_N |
2.0 |
1 000 |
0.20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8月 |
7日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17日 |
WF_N |
3.0 |
1 000 |
0.30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27日 |
WF_E |
1.5 |
1 000 |
0.15 |
|
WF_E |
1.5 |
1 000 |
0.15 |
表 2
追肥品种 |
追肥次数 |
施肥时间 |
施肥情况 |
T2处理 |
T3处理 |
T4处理 |
SF_HA |
第1次 |
4月9日 |
追肥量/(kg·亩-1) |
0.8 |
0.8 |
0.8 |
|
|
|
兑水量/(kg·亩-1) |
800 |
800 |
800 |
|
|
|
追肥浓度/% |
0.1 |
0.1 |
0.1 |
|
第2次 |
5月19日 |
追肥量/(kg·亩-1) |
1.0 |
1.0 |
1.0 |
|
|
|
兑水量/(kg·亩-1) |
1 000 |
1 000 |
1 000 |
|
|
|
追肥浓度/% |
0.1 |
0.1 |
0.1 |
|
第3次 |
6月18日 |
追肥量/(kg·亩-1) |
1.0 |
1.0 |
1.0 |
|
|
|
兑水量/(kg·亩-1) |
1 000 |
1 000 |
1 000 |
|
|
|
追肥浓度/% |
0.1 |
0.1 |
0.1 |
|
第4次 |
8月7日 |
追肥量/(kg·亩-1) |
1.0 |
1.0 |
1.0 |
|
|
|
兑水量/(kg·亩-1) |
1 000 |
1 000 |
1 000 |
|
|
|
追肥浓度/% |
0.1 |
0.1 |
0.1 |
SF_MI |
第1次 |
3月20日 |
追肥量/(kg·亩-1) |
|
0.8 |
0.8 |
|
|
|
兑水量/(kg·亩-1) |
|
800 |
800 |
|
|
|
追肥浓度/% |
|
0.1 |
0.1 |
|
第2次 |
5月9日 |
追肥量/(kg·亩-1) |
|
1.0 |
1.0 |
|
|
|
兑水量/(kg·亩-1) |
|
1 000 |
1 000 |
|
|
|
追肥浓度/% |
|
0.1 |
0.1 |
|
第3次 |
7月18日 |
追肥量/(kg·亩-1) |
|
1.0 |
1.0 |
|
|
|
兑水量/(kg·亩-1) |
|
1 000 |
1 000 |
|
|
|
追肥浓度/% |
|
0.1 |
0.1 |
SF_CM |
第1次 |
3月30日 |
追肥量/(kg·亩-1) |
|
|
0.8 |
|
|
|
兑水量/(kg·亩-1) |
|
|
800 |
|
|
|
追肥浓度/% |
|
|
0.1 |
|
第2次 |
4月19日 |
追肥量/(kg·亩-1) |
|
|
0.8 |
|
|
|
兑水量/(kg·亩-1) |
|
|
800 |
|
|
|
追肥浓度/% |
|
|
0.1 |
|
第3次 |
6月8日 |
追肥量/(kg·亩-1) |
|
|
1.0 |
|
|
|
兑水量/(kg·亩-1) |
|
|
1 000 |
|
|
|
追肥浓度/% |
|
|
0.1 |
1.3.3
方案实施
2024年3月5日,全园上茬石斛鲜条收获完毕后启动试验;3月15日,全园每亩撒施紫牛Ⓡ有机肥料50 kg,同时每亩撒施芳控Ⓡ全控释掺混肥料40 kg;3月20日,开始实施追肥方案;8月27日,追肥方案全部实施完成。在试验过程中,处理区及对照区均出现了部分茎基腐病,整个园区用“优帅”(25%噻虫·咯·精甲悬浮种衣剂)灌根2次(间隔7 d),茎基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1.4
调查与分析
1.4.1
调查指标
(1) 根系
石斛的根归属于须根系,为肉质型气生根,主根不明显,且无根毛。新根往往呈白色,根尖端呈嫩绿色,老根的颜色则渐趋变深。较粗的老根直径可达2 mm以上,1 a生的根系长度能达到40 cm以上。从功能角度讲,肉质型气生根具备卓越的水分和养分储存能力。由于无根毛,其根系主要依赖菌根高效吸收养分和水分。气生根的特质令其能够敏锐地察觉环境中湿度和氧气含量的变化,进而对自身的吸收和代谢功能进行调整。石斛的根系是吸收与储存水分、养分的关键部位,能够增强植株氮、磷、钾等养分在代谢途径中相关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此外,其根系还能通过改变石斛内源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一步提升植株体内的矿物质含量,而这些矿物质可在植株的生长发育、抗逆性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19-25]。
因此,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根系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考察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平均根质量、根坨(石斛在基质中生长时形成的坚固根块,整株石斛剪去茎和所有根系后剩下的部分即为根坨)质量、根粗、总根数、新根数、秋芽数等指标,对施肥方案予以评价。
(2) 茎和叶
铁皮石斛的茎直立,呈圆柱形,纤细,茎长4~50 cm,直径0.2~0.4 cm,节间长1~6 cm,具纵纹,多节,呈铁灰色或灰绿色,有明显光泽,且具灰褐色的小节。茎是营养物质储存和运输的重要部位,具有厚实的肉质结构,富含多种多糖、生物碱等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茎中所含的多糖成分有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而生物碱则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等功效。从功能角度看,茎起着支撑植株的作用,能确保叶片充分展开以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茎也是养分传输的通道,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等输送至叶片等部位,并将叶片合成的有机物质转运到根部和其他生长部位[26-30]。因此,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石斛茎的影响极为重要,可通过分析考察茎的长度、茎粗、鲜条质量、鲜条数量等指标来验证施肥对茎的影响。
铁皮石斛的叶片呈长椭圆形,颜色深绿。叶片作为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能够吸收光能,将CO2和H2O转化为有机物,进而为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与物质基础。提高铁皮石斛周边的空气湿度,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片的光合作用对于维持植株正常的生理代谢意义重大,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速率和质量。此外,叶片还具有蒸腾作用,有助于调节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与温度。在药用价值上,叶片同样含有丰富的有益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叶片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31-36]。因此,试验主要考察叶片数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
综上,铁皮石斛的茎和叶在植株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4.2
调查及数据处理
芒市轩岗乡的铁皮石斛根据市场情况分批采收,一般在10月初开始采收鲜条,到次年的2月底至3月初采收结束。试验于2024年9月25日开始调查和采收,其中根、茎、叶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调查[37],即每点取5丛,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点进行调查;鲜条产量的调查采用一次性采收称重。调查完成后,采用WPS Office 2019和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方案对铁皮石斛根系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案对铁皮石斛根系的影响见表 3,表中T1~T4处理的数据均为4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表 3
处理 |
总根数/(根·丛-1) |
新根数/(根·丛-1) |
秋芽数/(个·丛-1) |
根质量/(g·丛-1) |
根坨质量/(g·丛-1) |
平均根长/cm |
平均根粗/mm |
CK |
388.7 d |
90.5 cd |
3.5 c |
57.3 e |
14.7 bc |
4.17 cd |
1.7 c |
T1 |
441.1 bc |
91.3 c |
3.6 c |
58.5 d |
14.5 bc |
4.82 c |
1.7 c |
T2 |
458.2 b |
95.7 b |
3.6 c |
60.4 c |
14.8 ab |
5.21 ab |
1.9 ab |
T3 |
460.4 ab |
95.4 b |
4.3 b |
68.6 b |
15.2 a |
5.34 a |
2.0 a |
T4 |
482.5 a |
98.3 a |
6.4 a |
73.2 a |
15.4 a |
5.84 a |
2.1 a |
从表 3可以看出:T4处理的总根数较CK、T1、T2处理的分别显著增加24.13%、9.39%、5.30%,较T3处理的增加4.80%;各处理的新根数由多到少依次为T4>T2>T3>T1>CK,T4处理的新根数较CK、T1、T2、T3处理的分别显著增加了8.62%、7.67%、2.72%、3.04%;T4处理的秋芽数最多,较CK、T1、T2、T3处理的分别显著增加了82.86%、77.78%、77.78%、48.84%。
综上,T4处理对铁皮石斛根系的促进作用表现最佳。T3处理在根坨质量、平均根长及平均根粗方面与T4处理处于同一水平,CK处理对铁皮石斛根系的促进作用较差。
2.2
不同施肥方案对铁皮石斛茎、叶及鲜条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案对铁皮石斛茎、叶及鲜条产量的影响见表 4。
表 4
处理 |
茎 |
|
叶 |
|
鲜条产量 |
茎长/cm |
茎粗/mm |
鲜条数/(根·丛-1) |
鲜条质量/(g·丛-1) |
叶片数/(片·丛-1) |
w(叶绿素a)1)/(mg·g-1) |
w(叶绿素b)1)/(mg·g-1) |
w(总叶绿素)1)/(mg·g-1) |
小区产量/kg |
换算产量/(kg·hm-2) |
注:1)以鲜质量计 |
CK |
15.61 e |
4.74 d |
11.38 e |
22.83 e |
|
145.92 e |
2.83 d |
1.53 d |
4.36 d |
|
130.27 e |
13 239.34 e |
T1 |
20.45 cd |
5.32 bc |
15.58 d |
30.21 d |
|
248.05 c |
3.32 bc |
1.79 bc |
5.11 c |
|
163.21 d |
16 587.03 d |
T2 |
23.62 b |
5.51 b |
16.22 bc |
37.43 c |
|
239.74 cd |
3.44 ab |
1.81 ab |
5.25 bc |
|
200.35 c |
20 361.57 c |
T3 |
26.78 a |
6.98 a |
18.08 a |
41.27 ab |
|
269.35 a |
3.85 a |
2.04 a |
5.89 a |
|
220.57 ab |
22 416.53 ab |
T4 |
26.87 a |
7.02 a |
18.32 a |
44.56 a |
|
283.21 a |
3.87 a |
1.94 a |
5.81 a |
|
238.04 a |
24 192.01 a |
从表 4可以看出:T4处理的茎长最长,较T3处理的增加0.34%,较CK、T1、T2处理的分别显著增加72.13%、31.39%、13.76%;T4处理的茎粗最粗,较T3处理的增加0.57%,较CK、T1、T2处理的分别显著增加48.10%、31.95%、27.40%;T4处理的叶片数最多,较T3处理的增加5.15%,较CK、T1、T2处理的分别显著增加94.09%、14.17%、18.13%;T4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与T3处理的无显著性差异,二者均显著优于CK、T1处理的;T3处理的叶绿素b含量最高,与T4处理的无显著性差异,且均显著高于CK、T1处理的;T3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T4处理的次之,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且均显著高于CK、T1、T2处理的,总体表现为T3>T4>T2>T1>CK;T4和T3处理的鲜条数较多且无显著性差异,均显著高于CK、T1、T2处理的;T4处理的鲜条质量最大,显著高于CK、T1、T2处理的,总体表现为T4>T3>T2>T1>CK;T4处理的小区产量和换算产量最高,CK处理的最低。
综上,不同施肥方案对铁皮石斛的茎、叶及鲜条产量有明显影响,T4、T3处理在茎长、茎粗、叶片数、总叶绿素含量、鲜条数、鲜条质量以及鲜条产量等方面表现突出,优于其他处理的;T2、T1处理的效果次之;CK处理在各个指标上相对较弱。
3
结论
在根系方面,T4处理表现最佳,总根数、新根数、秋芽数、根质量、根坨质量、平均根长、平均根粗等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表明该施肥方案能够有效促进铁皮石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加根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在茎、叶及鲜条产量方面,T4、T3处理表现突出,在茎长、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鲜条数、鲜条质量以及小区产量和换算产量等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处理的;T2、T1处理的效果次之,CK处理在各个指标上相对较弱。
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对铁皮石斛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升至关重要。试验中,T4处理(AF+SF_HA+SF_MI+SF_CM,即氮磷钾追肥通用方案+浩秀Ⓡ皓根+施亦康Ⓡ微生物菌剂+秀威Ⓡ钙镁)在促进铁皮石斛根系生长,提高茎粗、茎长和叶片数,以及增加鲜条产量方面效果显著,可为铁皮石斛的科学栽培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4
结语
试验重点探索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腐殖酸及微生物菌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
4种施加收Ⓡ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P2O5-K2O=30-10-10、10-43-10、10-8-40、19-19-19)在铁皮石斛的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不同月份根据特定的N、P2O5、K2O比例进行施肥,为铁皮石斛提供了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如在生长初期,适当的氮元素有助于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和叶片的发育;磷元素在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钾元素则能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并提高作物品质。这些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合理搭配为铁皮石斛的生长筑牢了坚实的营养根基[12, 38-40]。
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浩秀Ⓡ皓根)在施肥方案中起到了增效的作用。腐殖酸含量高的浩秀Ⓡ皓根本身含有一定量的N、P、K等营养元素,不仅能提高土壤/基质的保水保肥能力,强化铁皮石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同时还能刺激植株的生长,提高铁皮石斛的抗逆性,对根系的生长发育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1-42],如增加总根数、新根数和秋芽数等。
中量元素水溶肥料(秀威Ⓡ钙镁)富含Ca和Mg等中量元素, Ca元素对于细胞壁的形成和稳定至关重要,有助于增强植株的结构强度;Mg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光合作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试验中,T4处理加入秀威Ⓡ钙镁后,在茎、叶及鲜条产量等方面表现更为卓越,这表明该施肥方案能够补充铁皮石斛生长过程中对中量元素的需求,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和含腐殖酸水溶肥料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铁皮石斛的生长质量和产量[43-45]。
施亦康Ⓡ微生物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以及聚谷氨酸、生物质黄腐酸等成分,这些微生物可以与铁皮石斛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聚谷氨酸和生物质黄腐酸也具有与腐殖酸类似的作用,能够改善土壤/基质环境,调节土壤/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铁皮石斛的抗逆性[46-50]。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提供基础营养,腐殖酸水溶肥料起到增效作用,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补充关键元素,微生物菌剂调节基质环境和促进养分吸收,这种协同作用使得T4处理在促进铁皮石斛的根系生长、茎和叶的发育以及提升鲜条产量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量这些肥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依据铁皮石斛的生长需求和基质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以实现铁皮石斛的优质高产栽培,促进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