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3
      扫一扫关注
      肥料与健康
      微信公众号
      2017 年 03 期
      作者:郭翔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盐湖卤水生产软钾镁矾过程中会产生氯化钠,而氯化钠会严重影响软钾镁矾转化成硫酸钾过程中钾的收率,必须予以去除。通过对脱除软钾镁矾中氯化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洗涤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可有效降低氯化钠含量,氯化钠脱除率可达87%,极大地改善了软钾镁矾精矿的质量。
      作者:袁宸 , 吴文华 , 石冰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为了研究复分解法硫酸钾生产工艺的反应原理,建立了相图测试平台,确定了体系平衡时间,标定了平台测试精度。基于测试平台,测试和绘制了30 ℃和60 ℃下硫酸钾和硫酸铵的三元体系相图,并对饱和液相线进行拟合计算。确定硫酸钾与硫酸铵在相图中不存在三相点和单盐结晶区,而是形成了组分连续的硫酸钾铵固溶体结晶区,从理论上揭示了复分解法硫酸钾生产工艺不能在一步反应过程中生成完全纯净的硫酸钾产品。
      作者:安华燕 , 韩效钊 , 孙敏 , 张旭 , 朱金和 , 吴安昌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以常见的小分子甘氨酸、有机酸盐(乙酸钠、丙酸钠、丁酸钠)及醇(乙醇、丙醇、丁醇)为有机碳营养原料,浸种玉米、豌豆及小麦,探究其对种子酶活性及幼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浓度的小分子甘氨酸、有机酸盐及醇混合溶液浸种对增强种子酶活性、促进作物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作者:冷冰涛 , 宋付朋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定量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在玉米上的效应,以明确定量秸秆还田和不同氮量配施对玉米生长、氮素利用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秸秆还田和科学施氮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定量秸秆6 000 kg/hm2还田条件下,能有效提高玉米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施氮量在180.0~270.0 kg/hm2时增产效果显著,比施氮量75.0 kg/hm2和150.0 kg/hm2增产20.33%~26.15%;秸秆还田配施氮量180.0~300.0 kg/hm2,能有效提高玉米植株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并降低土壤氮素依存率,是田间试验条件下玉米种植定量秸秆6 000 kg/hm2还田的最优配施氮量范围;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可以微调玉米根区土壤酸碱度;配施氮量270.0~300.0 kg/hm2时,可有效提升土壤中全氮含量,并有效调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