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
      扫一扫关注
      肥料与健康
      微信公众号
      2024 年 06 期
      创刊50周年专栏
      作者:师蓉 , 商照聪 , 张巍 , 王艺畅 , 颜坤 , 郭俊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新中国成立75年来, 我国实现了从“吃饱”到“吃好”的重大跃升, 居民可拥有的食物数量与食物的丰富性有了较大的提升, 国民整体营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但同时, 我国居民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并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70%的慢病发生与营养的不平衡摄入有关。目前在我国, 营养显性过剩和隐性不足是造成国民营养问题的两大主要食物因素。“五谷杂粮”是食物的基础, 肥料作为作物的营养来源, 是实现粮食安全与国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粮食安全”与“国民健康”需平衡发展的新课题背景下, 肥料产业需立足国民健康需求, 从肥料的营养本质出发, 借助跨学科研究和跨界合作路径, 探寻一条“在安全的基础上吃饱, 在健康的基础上吃好”的以食疗服务人类健康需求的肥料配方和时空推进方案, 以更好地贡献人类健康。
      作者:杨雨豪 , 宋佳平 , 陈友桃 , 尹雪斌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国显性饥饿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隐性饥饿”问题仍普遍存在。功能农业作为解决“隐性饥饿”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功能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麦、玉米、茶叶等少数作物的硒、锌等几种矿物质元素强化中,大量的作物和有益微量元素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功能农业在我国湖北省恩施市、安徽省池州市、江西省宜春市、贵州省凤岗县等地区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这些地区是全国功能农业发展的先进地区。功能农业的发展有较好的前景,也存在诸多挑战。未来,有组织深入系统地进行功能农业的研究、示范和推广,有利于推动我国功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武娜 , 周月 , 王孝峰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钾是各种植物生长和发育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可溶性钾盐资源短缺且钾盐资源分布不均,钾肥在我国氮磷钾肥三大肥种发展中的起步最晚。概述了我国钾盐钾肥行业的发展历程,并对加强钾盐钾肥资源保供提出了建议。
      作者:王石军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概述了国内外钾资源的分布和储量,及全球钾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我国钾肥生产工艺技术、供给与消费情况以及近年产业发展成效。展望了钾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就我国钾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全球钾肥市场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前景乐观。我国应开源节流并举,稳定国内钾肥自给率,拓展境外钾肥基地建设,提升钾资源利用率,稳定钾肥产能,提升国际竞争力。
      作者:陈明良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简要介绍了我国复合肥产业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当前产业面临的资源、生产、市场等问题。对复合肥未来的应用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建议。
      作者:李汝会 , 陈欣 , 江志阳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全球硼矿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土耳其、俄罗斯、美国、智利和中国的硼矿资源储量之和超过全球总储量的99%。我国硼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辽宁和西藏等地,富矿较少,贫矿偏多。硼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缺硼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品质和产量降低。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中有效硼含量范围较窄,硼含量过高易产生硼毒害。硼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硼泥污染严重,实现硼泥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培育硼利用率较高的农作物品种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作者:丁建莉 , 李沛 , 魏丹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为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精准高质利用,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电镜能谱(SEM-EDS)法,测定了鸡粪、牛粪、菌渣、秸秆等堆肥腐熟物料的结构及组分。SEM-EDS分析显示:堆肥腐熟物料均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整体破碎、表面粗糙的特征,相对丰度较高的元素为C、O,不同堆肥腐熟物料的元素原子百分占比及种类存在差异。FT-IR分析表明:鸡粪堆肥腐熟物料中脂肪族物质含量较高,其次是碳水化合物;牛粪、菌渣、秸秆等堆肥腐熟物料中碳水化合物类物质含量较高,其次是脂肪类物质;菌渣和鸡粪堆肥腐熟物料中芳香类官能团的含量高于牛粪和秸秆堆肥腐熟物料的;秸秆堆肥腐熟物料的官能团最丰富。3D-EEMs分析表明:不同堆肥腐熟物料的溶解性有机质(DOM)中类腐殖质物质含量均较高,鸡粪和菌渣堆肥腐熟物料中几乎不含类蛋白类物质;不同堆肥腐熟物料的物质结构及官能团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明确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腐熟物料的结构、组分特征、元素组成、官能团类型,揭示腐熟物料作用效果差异的本质,对指导有机废弃物精准高质利用、开发有机肥料新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久凯 , 赵秉强 , 温延臣 , 韩娟娟 , 孟凡龙 , 袁亮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我国有机肥资源丰富,合理利用有机肥中的磷素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磷矿资源,而且能够避免因其不合理处置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机肥种类繁多,不同有机肥磷素在组成和有效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不同有机肥磷的化肥当量尚不明确,有机肥磷在合理施用方面仍面临较大的挑战。概述了有机肥中磷素的形态、有机肥磷化肥当量及其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有机肥磷的有效性等,以期为有机肥中磷素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刘健 , 邵家华 , 熊思健 , 汪城 , 冷鹏 , 周家辉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解读了2023年第六届世界生物刺激素(剂)大会(BWC)的亮点与成果,从行业增长、头部企业并购趋势、主流产品发展态势、相关法规等方面对全球生物刺激素(剂)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内生物刺激素(剂)行业发展趋势,包括定义分类、专业平台建立、企业增多、新技术产品的推出、标准制定的推进以及关注的技术融合等方面。
      作者:朱国梁 , 王思怿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生物刺激素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有关生物刺激素的法律法规,市场的规范化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欧盟与美国作为生物刺激素的发源地,已对生物刺激素产品的管理进行了探索。介绍了生物刺激素在欧美的定义与分类,以及生物刺激素产品的相关管理制度,以期从欧美的管理思路中获得启示,建立符合我国市场规律的生物刺激素管理制度,推进我国生物刺激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作者:彭豪豪 , 李法云 , 申初成 , 董岚昊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介绍了萱草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萱草属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和含量、药用功能成分的健康功效及相关机理。根据我国传统中医药名著对萱草属黄花菜“药食同源”的记载,重点从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生态调控、生态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种质资源创新与优良品种选育等方面,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基于“药食同源”的土壤-萱草系统构建,促进“萱草+”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天琦 , 屈墨涵 , 张春红 , 李丹 , 尹雪斌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的营养摄入水平在不断提高,饮食模式也发生了改变,长期的高油、高糖、高盐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引发代谢异常,导致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通过开展健康科普与宣讲等活动,提高人群的营养素摄入认知水平,采取合理膳食等健康生活方式,是治疗和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食药同源理念源于传统中医药文化,以食疗、食补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以功能农业为牵引,因地制宜地发展功能农业,全面强化产业链,开发以传统养生理念为基础的食药同源类食品,不仅可以改善国民慢性病的发生及发展状况,而且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
      作者:茹欣 , 申国辉 , 李紫琪 , 陈露 , 古艳婷 , 郭燕枝 , 韩娟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之一,是多种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人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综述了环境中锶元素的形态、我国锶资源的分布及其在农产品中的富集作用;梳理了锶通过土壤-植物-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的分布与代谢,以及对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非传染性慢性病的治疗功效。并指出通过食物链提升人体内锶含量,促进人体健康是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作者:郝艳淑 , 张炎 , 侯佳玉 , 李惠丽 , 张白鸽 , 吴良泉 , 郭延亮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多种人体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我国居民镁营养状况及膳食中的镁含量。我国农作物产量虽逐年提升,但土壤中的镁利用率较低,又因镁肥施用量不足,导致农作物可食部位镁含量下降,缺镁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基于施用镁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缓解人体镁营养的缺乏,结合全球镁肥生产和应用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镁肥产品的开发路径。
      作者:王少杰 , 李虹颖 , 史梦玲 , 申昊 , 刘龙 , 熊启中 , 方凌 , 王艳 , 景建元 , 叶新新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为探究不同碳源与磷石膏配施对盐渍化设施土壤的修复效果以及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对照(CK)、磷石膏(P)、有机肥(OF)、生物炭(B)、磷石膏+有机肥(P+OF)、磷石膏+生物炭(P+B)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P+B处理的效果较好,土壤铵态氮含量较CK处理的显著提高58.88%,硝态氮和水溶性总盐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7.32%和30.23%,Na+和NO3-含量分别显著下降58.83%和55.81%;P处理的Ca2+含量较CK处理的显著增加9.94%;与CK处理相比,不同碳源配施磷石膏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CK处理相比,P+B处理的小白菜根长、根系活力、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6.93%、51.39%、102.86%、199.80%,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显著增强,同时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P+B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