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5
      扫一扫关注
      肥料与健康
      微信公众号
      2024 年 05 期
      政策/趋势/动态
      作者:刘娟 , 官青松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肥料产品的质量与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及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其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分析了肥料产品质量安全的网络舆情、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和消费者投诉等方面的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肥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许兴才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硒是生命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其摄取量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营养问题,甚至诱发疾病。生命体自身无法合成硒,只能通过“土壤-农作物-食物-生命体”过程获取。介绍了有益元素硒,综述了作物富硒的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作物富硒技术,并展望了硒营养的未来发展趋势。
      安全与健康 >> 土壤健康
      作者:李锋 , 欧继喜 , 孙桂森 , 林琪武 , 朱婧 , 王宗抗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通过培养皿和盆栽试验,考察了生物炭分别与磷酸一铵、硝酸磷肥和聚磷酸铵等3种磷源制成的复合肥料配合施用对赤红壤中磷素形态转化以及菜心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磷酸一铵、硝酸磷肥、聚磷酸铵为磷源的复合肥料中分别加入生物炭后,均能提高磷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H2O-P和NaHCO3-P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菜心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提高了磷肥的利用率。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复合肥料中的磷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对降低磷素在土壤中的固定、减少磷肥施用量和提高磷肥当季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胡锋 , 张黎明 , 李琦 , 山瑛 , 肖磊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抽取了在伊犁地区销售的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有机水溶肥等3类共25批次的产品,测定了肥料中重金属元素砷、镉、铬、铅、汞的含量。结果表明:抽取的有机肥产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 38400—2019)中的限量要求,但铬的含量接近限量要求;主成分分析表明,铬、汞、铅、镉主要来自有机肥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磷肥,饲料也是铅的重要来源之一;3类肥料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低于1.0,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57~0.78,处于非污染水平。加强对商品化肥品质的监管,引导肥料生产企业重视重金属的危害,有助于从源头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
      农业技术 >> 植物营养管理
      作者:王志玺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种植成本、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不施肥为对照(CK)处理,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辣椒的产量、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果实纵径和横径在0.1%水平上呈极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的辣椒产量均高于CK处理的,且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辣椒产量主要受单果质量和单株结果数的影响,辣椒单果质量主要受果实纵径和横径的影响;适宜的施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辣椒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农业技术 >> 农化服务技术研究
      作者:张丹丹 , 宋建宇 , 李慧 , 张淑芝 , 张书红 , 刘锐杰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为考察不同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产量等指标的影响,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包括2种种植密度、3种种植模式(等行距、宽窄行、大等行距),以常规密度等行距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提高种植密度会降低玉米的茎粗、提高玉米的产量,其中增密等行距、增密宽窄行、增密大等行距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比CK处理的提高25.0%、26.2%、12.3%;宽窄行种植模式可以减轻种植密度增加给玉米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业技术 >> 中微量元素研究
      作者:常云 , 艾新帅 , 袁乐斌 , 卢波斯 , 沈宏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以华南地区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处理,研究了叶面喷施以海藻提取物和亚硒酸钠为原料制备的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对水稻硒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喷施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各1次,与CK处理相比,水稻产量提高2.4%~6.8%,糙米硒质量分数(156.4~291.2 μg/kg)达到国家标准《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的要求,稻米垩白度下降7.1%~23.8%,含100 g/L海藻提取物、10 g/L亚硒酸钠螯合硒肥的喷施效果较理想;与单施亚硒酸钠相比,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显著降低了在水稻叶片上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叶片载液量增加40.5%~47.2%%,叶片硒含量提高14.6%~26.0%,硒转运系数增加8.3%~16.2 %;糙米中有机硒含量比亚硒酸钠处理的提高4.8%~5.6%。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不仅对水稻具有较好的富硒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技术 >> 新型肥料
      作者:伍志波 , 卢美燕 , 梁嘉敏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为探讨包膜质量分数分别为3%、4%、5%、6%的聚氨酯包膜控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和对花卉生长的影响,以市售的控释复合肥料为对照(CK)处理,开展了养分释放特征试验和以鸡冠花、鼠尾草为试验对象的盆栽试验及淋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包膜量的增加,聚氨酯包膜控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率减小,有效延长了肥料的养分释放期;与CK处理相比,包膜量为4%、5%的聚氨酯包膜控释复合肥料分别显著提高了鸡冠花和鼠尾草的植株鲜质量;CK处理的淋溶液电导率(EC值)随时间延长不断减小,而聚氨酯包膜控释复合肥料淋溶液的EC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有效延缓土壤养分的流失。包膜量为4%~5%的聚氨酯包膜控释复合肥料可促进供试花卉的生长,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作者:曲均峰 , 沈兵 , 李正贤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针对海南省辣椒生产中不合理施肥现象突出,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理想等情况,开展了不同配方的富岛增值复合肥对辣椒农艺性状、产量、氮素利用率、经济效益影响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富岛增值复合肥处理的辣椒农艺性状、产量、氮素利用率、经济效益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基施富岛增值复合肥(17-17-17)30 kg/亩(1亩=667 m2)和硫酸镁15 kg/亩、追施富岛增值复合肥(14-6-24)130 kg/亩的处理效果较理想,可以满足提质增产的要求。
      农业技术 >> 微生物肥料
      作者:焦秉政 , 李小英 , 王毅雯 , 朱怡蓉 , 江慧娴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为考察两种微生物菌肥(1号和2号)混合育苗基质对山葵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开展了盆栽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以不施用微生物菌肥为对照(CK)处理,微生物菌肥添加量分别为0.25、0.50 g/株,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山葵幼苗的叶面积、叶片数、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光合速率等指标,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采用聚类分析探讨最优施肥量。结果表明:育苗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肥对山葵幼苗各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号微生物菌肥的叶片数量较CK处理的增加了54.55%;2号微生物菌肥的叶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较CK处理的分别增大了27.43%、87.22%、16.68%;叶面积与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聚类分析显示,2号微生物菌肥为最优施肥品种,最佳施用量为0.25 g/株。
      产业技术与研究
      作者:陈义彪 , 刘志林 , 郭择永 , 赵芝慧 , 王俊文 , 张玮 , 刘永梅 , 李剑锋 , 蔡颖辉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在选择吉布斯反应器的基础上,根据某专利商提供的三床层氨合成塔相关数据,修正了UniSim流程模拟软件数据库中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结合某150 kt/a氨合成塔实际生产工艺和集散控制系统(DCS)采集的现场生产数据,采用OPC通讯协议,实时更新UniSim的动态输入数据,构建了“生产数据驱动+机理模型”的数字孪生方法,达到了计算结果与生产数据的高度吻合;通过构建在线合成氨动态操作线和平衡线,实现了氨合成塔的在线评价,为即时操作决策和实时优化提供了数字化依据。
      作者:冯莉杰 , 刘子静 , 孙彬 , 冯梦喜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为考察不同产地原料煤和酸煤比(质量比)对硝酸氧化降解原料煤制备硝基腐殖酸的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对东北褐煤、云南褐煤、新疆风化煤等3种原料煤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酸煤比等反应条件下,东北褐煤比云南褐煤、新疆风化煤更易于氧化;3种原料煤经硝酸氧化降解后,总腐殖酸和黄腐酸含量均得到大幅提高。采用硝酸氧化降解褐煤、风化煤制取硝基腐殖酸,不仅提高了低阶煤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还解决了腐殖酸行业高品质原料煤资源匮乏的问题。
      作者:蔺向前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通过工艺优化、精确调控蒸汽用量,研发出了符合行业标准《中量元素水溶肥料》(NY 2266—2012)要求的新型硝酸镁产品,其中镁质量分数为10.18%。针对新型硝酸镁产品溶液的黏度特性,喷头喷孔直径从0.8 mm调整至0.9 mm,显著降低了喷头堵塞的风险。对比分析了新型硝酸镁产品与硝酸铵钙等5种产品的存放特性,表明新型硝酸镁产品在防潮性能上表现较佳;并比较了新型硝酸镁产品和六水硝酸镁的物理化学性质。新型硝酸镁产品的成功研制,为农用肥料的高效利用和化肥工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检测与方法
      作者:莫俊超 , 郭丹丹 , 王思怿
      摘要 [0]
      HTML [0]
      PDF [0]
      摘要:四级多介质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是生态毒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为了系统性研究该分析方法,选用Morris法和Sobol法对两种农业常用药剂(抗生素磺胺甲嘧啶和四环素)进行研究,并对10种影响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物质的参数敏感性有差异;Morris法可得到定性结果,Sobol法可得到定量结果,但两者参数排序结果相近;Morris法对计算资源需求更少,计算耗时短,结果输出快,而Sobol法需优化计算次数,计算过程相对复杂。目前多数的研究采用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但可能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性。在无法判断模型是否为线性时,应优先使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